工業材料 [第401期]:地熱資源開發技術 水資源處理膜材與檢測技術應用

點閱:101

並列題名:Industrial materials

作者:工業材料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20.05

出版社: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出版地:新竹縣竹東鎮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地熱探勘—地熱發電的關鍵門檻
地熱發電不僅是穩定的基載電力,也是潔淨的再生能源,可有效降低因發電造成的空氣污染及改善碳排放,同時亦可衍生多目標利用等經濟價值。臺灣地處太平洋火環帶,自民國60年代起展開全國性的地熱探勘,並於民國69年在宜蘭清水建立了首座3 MWe地熱發電廠;但因地熱探勘技術與發電經驗相對不足,造成清水地熱發電廠終因結垢問題無以為繼而停止發電,間接造成國內地熱探勘與發電停頓。
 
 
由全球成功的地熱發電模式分析,「探勘」是地熱發電開發進程中風險最高的階段,但發電是穩定獲利的產業且攸關能源自主之國安議題,政府部門若能提供可靠的地熱探勘成果,降低地熱發電前期的投資風險,自然能吸引並促成企業投資。「採取有效的地熱探勘程序」及「提高地熱探勘精度與可靠度」,實乃地熱發電成功與否的關鍵。有感於地熱探勘、鑽鑿及防蝕防垢等技術在推動地熱發電產業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本期「地熱資源開發技術」專題特邀請國內在該領域擁有豐富實作經驗的專家,撰文分享技術心得及國際成功的地熱開發策略,提供相關部門及產業參考。期盼各領域齊心協力,為臺灣開創永續潔淨的環境。
 
看準循環經濟商機 啟動水資源再生全方位服務
近年全球遭遇極端氣候挑戰,水資源的穩定供應成為世界各國重要議題。水資源再生與再利用勢在必行,已經成為產業的王道,更衍生循環經濟商機。台灣因為地理位置與地形等因素,名列全球第18大缺水地區,守護水資源成為台灣的國安課題,也成為產業循環經濟的亮點。政府預計到2031年,連同工業自行回收的再生水,每天可產出132萬噸再生水。而水資源再生之品質與製程程序,包括進流水質控制、水質特性、水質淨化處理膜材技術、線上檢測監控與加藥控制等技術,必須持續精進核心技術並持續投入開發,透過資源整合以利於科技再生水永續循環推動。
 
本期「水資源處理膜材與檢測技術應用」專題,鎖定水資源再生全方位服務—科技膜材+線上檢測+智能加值系統,由水資源再生加值化議題出發,分享現行案例與技術,包括「奈米過濾膜應用與濾膜截留量分析技術」、「高通量超濾膜技術與應用」、「再生水檢測技術應用」、「水資源與水處理產業智能化應用」四篇專文。期我國相關產業能瞄準循環經濟商機,啟動水資源再生全方位服務,在此領域上達成全面領先!
 
主題專欄
光電/顯示專欄「透明低相位差聚醯亞胺薄膜」技術可以修改穿透光的偏振狀態,消除雙折射引起的彩虹紋,改善強光下看不清顯示器面板的問題。新冠疫情肆虐,提供個人防護的相關配備儼然成為全球戰略物資,本期纖維紡織專欄「防疫第一線:口罩及防護衣的技術發展」,介紹口罩及防護衣的材質、標準規範、市場概況及新材料技術之發展。化學/化工專欄「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之觸媒氫化合成技術」分析MDA氫化製程生產PACM的高值技術發展,關鍵中間體能提升台灣PU、環氧樹脂與尼龍等產業整體產業鏈的價值。循環經濟專欄「鋰電池循環經濟(下)」接續上期,概述國際回收大廠現行回收技術及各國政府正推行之循環技術。

雜誌簡介
 
工業材料雜誌係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發行,創刊於1987年,暢銷海內外的工業材料雜誌稱得上是國內最具權威的材料專業雜誌,以前瞻性產業之研究、發展、應用為報導主題,其內容包含各大領域,如光電顯示/無線通訊/能源儲能/智慧感測/綠色環保/電磁/輕金屬/複合材料/有機高分子/陶瓷薄膜/奈米微細技術/構裝散熱/材料設計檢測/市場瞭望/聚焦兩岸….等等。資訊新穎、市場動態掌握即時,是關心材料發展、材料應用、產業走向人士最佳的參考資料。每月一冊,受用無窮,廣泛且詳實的內容,成為產業界不可或缺的資訊來源。工業材料雜誌作者陣容堅強,除了有工研院內的數百位專家為強力後盾之外,舉凡產業界的技術先進、各大專院校的知名學者、海外學人、專家均在作者之列。自創刊以來,普受各界好評,同時,為數所大專院校推薦為選讀好書。

同書類書籍